扫码关注获取相关服务
快捷登录入口 安陆论坛 安陆人才网(本地专业招聘平台) 安陆房产网 安陆信息网


网站改版升级中!

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新闻频道› 安陆周边

村民珍藏祖传地契文书 见证清末以来土地变迁(图)

2016-6-23 12:27| 发布者: 安陆网| 查看: 2038| 评论: 0|来自: 孝感晚报

摘要: 140年前祖上有多少土地,其间又曾转让多少,一张张祖传地契上均有清晰的记载。6月17日,孝南区肖港镇马鞍村祝林湾的七旬老农宋文全,将自家珍藏的十余张地契和房契等实物资料捐赠给了孝南区博物馆永久收藏,其中年代 ...





140年前祖上有多少土地,其间又曾转让多少,一张张祖传地契上均有清晰的记载。6月17日,孝南区肖港镇马鞍村祝林湾的七旬老农宋文全,将自家珍藏的十余张地契和房契等实物资料捐赠给了孝南区博物馆永久收藏,其中年代最早的签订在光绪二年。而这十余张地契、房契不仅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兴盛史,还为研究晚清到民国时期本地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契证的内容非常详细


宋文全告诉记者,在祝林湾只有一户姓宋的人家,祖上因水灾从外村迁徒到此,自此省吃俭用,开始买土地和房屋。“这些地契和房契都是我们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可能有七八代人吧!希望能得到永久保存,就捐出来了。”宋文全说,父亲去世前将这些地契交到他手里,至今已60余年,他一直小心珍藏着,每年两次取出来吹干,可还是免不了被虫咬、霉烂、破损。家里几个后辈都不知道老人家手里有这个“宝贝”,直到今年清明节,宋文全才将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大家一商量,决定将所有地契和房契捐给孝南区博物馆。


记者看到,这些地契文书主要为宣纸,最早的一份地契签订于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距今已有140年历史,还有部分为民国时期签订。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已经发黄并开始破损发霉。这些契证内文均以毛笔书写,字迹清晰。地契的内容包括土地亩数、范围、转让原因、买卖双方的名字,亲属、中间人等签字盖章。“可见当时的契证内容已经十分详细,而且设计得很合理。”孝南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胡嘉驹感叹道,虽说这些地契文书现在收藏市场价值并不高,但它记录了当时土地、房屋买卖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民俗研究价值。


契约有民间历史价值


据了解,古代地契和书籍报刊一样都是时代的记录品。相对于书籍报刊,这些“执业方单”具有更强的实证性。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改,地契已经所剩无几,而且地契的凭证作用早已消失。“这批契约分官方和民间两种形制,我觉得这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如果不收藏起来,以后就很难找了。”胡嘉驹说,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变迁。大量祖传地契详细记录一个家族百余年的土地史,这可以说十分罕见,为研究本地域清代、民国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土地管理制度,甚至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充足的实物资料。


捐赠当日,孝南区博物馆为宋文全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宋文全老先生的无私捐赠。”胡嘉驹说,下一步将组织文物专家对这批地契和房契进行整理修缮,若有条件和机会,将在博物馆对外展出这些契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份“乡土记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