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图为:入选国家队同学和老师合影(通讯员屈哲摄) 昨日,记者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获悉,该校高三28班四名同学经过9场考试,从全国55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入选物理奥赛国家队。其中,洪千坦、汪品源入选第48届国际物理奥赛中国代表队;甘天奕、姚志睿入选第18届亚洲物理奥赛中国代表队。 调皮大男孩被名师“驯服” 这四人都出自于同一个班——高三28班,而且都是外形阳光的大男孩,且师从同一个教练鲁志祥。加上已经获得第47届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的王威同学,该班已经出了5名物理奥赛国家队队员,且均已被保送清华北大。 据了解,鲁志祥当了18年物理奥赛教练,是全国带出物理奥赛金牌最多的教练。迄今为止,他带的学生已获得8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4块亚洲物理奥赛金牌。此次又有洪千坦、汪品源入选第48届国际物理奥赛中国代表队,将对2块国际物理奥赛金牌发起冲击。 名师出高徒,但背后艰辛鲜为人知。鲁老师说,班上这5个男孩子都是第一梯队的成员,从高一时就显现出不错的天赋。除了洪千坦性格安静内敛一些外,其他几个学生都有些调皮好动。 有一次,他们找来木桶和绳子,自制了小船在附近的一个小湖里玩,一个同学还不小心落入水中。还有一次,晚上熄灯后,鲁老师在教室里停留了一会,就发现有同学打算到教室开电脑玩。对于这些调皮的男孩子,鲁老师都一个个谈话教育。在一次次教育中,孩子们慢慢成长,学会沉下心来专注学习。“根据教练制定的学习计划,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很感谢我们的恩师。”几位同学对鲁老师充满了感激。 奥赛并非对人才的浪费 近些年,奥赛热也引起了社会上不少人质疑,有人提出不少学校搞学科竞赛是对人才的浪费。对此,华师一附中校长周鹏程并不认同。他认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带功利性地培养人才,这样的奥赛为少数优秀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人才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在采访中,汪品源说,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内源性动力,在高一刚进校时,自己也有些茫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找到了物理学科的美妙之处,不但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趣味无穷。姚志睿也说,参与奥赛兴趣很重要,学习过程中觉得很快乐,这样学起来也会很顺畅。 据了解,在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中,优秀的奥赛成绩是敲门砖。学校限定的报名条件,都包括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中表现突出者,有些学校还明确规定了学生需要在奥赛中获得的奖项层次。周鹏程表示,从这些中国名校对奥赛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对于奥赛人才培养的认可。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