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为什么叫十堰 说起十堰地名的来由,许多人并不清楚。 “堰”是指修筑在内河上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 十堰,顾名思义就是十道拦水的堤坝。 据地方档案记载:“十堰”的地名,早在500多年前就出现了。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主任田运科说,公元1484年,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记载,十堰,在县南在郧县南部,因溪筑十堰,沿着溪流修筑了十道堰,以灌田,以灌溉农田。
![]()
曾经的十堰老街 这十道堰就有十堰、虎尾堰、白龙堰、黄龙堰等十道堰。 在《湖广图经志》中还记载了韩弼的赞颂诗《十堰春耕》,该诗写道: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其诗中所指的田官是军屯官,专门管理屯田生产。 十堰作为地名的存在,其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宁少燕说,据有关资料记载是清朝中叶,人们在陈家街,就是今天的十堰老街东侧的百二河上筑了六道堰,就是叫头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 在花果犟河境内筑了四道堰,叫头堰、二堰、三堰、四堰(就是今天的岳竹堰),两处共筑了十个堰,人们就称之为十堰。 ![]()
十堰街景 一堰被叫做头堰,头堰水库里的一库清水承载着老十堰远古的记忆。 二堰在人民南路二堰桥附近,现在是茅箭区二堰街办所在地。 三堰在三堰客运站。 而老十堰大学与现人民小学的之间的一条巷子就叫四堰巷。 五堰、六堰,则是十堰城区现今的核心商圈所在地。 ![]()
夜晚的人民广场 十堰的历史其实更加久远。 它在商、周时期属绞国、庸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开始设郧县。 到了清朝,十堰地区为郧阳府;民国初年,郧县属襄阳道,当时全县划九个区,十堰属第五区。 1922年,郧县九个区并为七个区,十堰又为第七区。 1948年12月郧县解放时,十堰属郧县人民政府管辖。 ![]()
十堰古镇 到了1967年,二汽开始在这里建厂,划郧县的十堰、黄龙两区为十堰办事处。那时,十堰仅仅还只是一个偏僻小镇。 李德甫说,在那时,十堰这个地方是一个人口大概只有千余人的山区小镇,荒凉而偏僻。 随着历史的沿革,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发展,十堰的地名又经历了新一轮的变革。
![]()
建设发展中的十堰 1969年,十堰建市,1973年,十堰又升格为地级市。 1994年,原郧阳地区和十堰市最终进行了合并。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短短四十多年间,在大山里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 张湾的由来 十堰地方志记载,“张湾”原本是一个自然村名。 这里曾经居住着许多姓张的百姓,上世纪50年代,郧县十堰区在此设张湾行政村,这便是张湾区最早的雏形。 十堰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李德甫说,张湾这个地名起源于当时位于青年广场的这个地方,那里在古时候是一个以张姓为主的自然村落。 当年的张湾村早已难寻踪迹,取而代之的则是如今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
![]()
张湾区全貌 张湾的起步与发展与十堰紧密相连,更与十堰的汽车产业发展紧密相连。 1965年开春时节,鄂西北春寒料峭,冰土未开,第一汽车制造厂领导饶斌离开长春,受命筹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 考虑到当时三线建设的需求和国家即将动工兴建襄渝铁路的原因,所以经过多方勘察和讨论,最后二汽的厂址就选定在鄂西北一个叫十堰的小镇上。 厂址确定后,当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将三级以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大约2000多人就此来到了十堰这个小山村,成为了十堰城市创业的先驱。
![]()
1970年代的二汽 40多年过去,昔日的这个偏僻小镇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从张湾区一个叫做炉子沟的地方开始。 四十多年前,随着二汽在大炉子沟的炮声响起,十堰也开始了从一个小山沟到城市化建设建设的发展历程。 1967年的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开工典礼在张湾区炉子沟举行。 当时二汽从战备角度出发,并没有模仿一汽建设集中型的工厂,取而代之的是把整车零件进行拆分,共分为26个专业厂共四大片区。 其中,大部分片区就设立在张湾区境内。 40多年过去,当年在大炉子沟的奠基仪式也随着东风的发展成为了人们脑海中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汽车专业厂。 李德甫说,十堰从立市到现在,汽车产业始终是支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建在汽车轮子上的城市。 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改变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命运。 工业立市,文化兴市,1980年,十堰市设立张湾街道办事处来管理这片区域。 1984年5月,十堰又设区建乡,因区政府机关长驻张湾区街道办事处,所以这里也顺理成章的被命名为了张湾区。 (秦楚网) 责编:王玉涛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