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张玉义创作的水浒英雄图样。记者孙雪 摄 张玉义和他的作品集《伟人毛泽东》《水浒一百零八将》。记者孙雪 摄 张玉义和他的两个小徒弟。记者孙雪 摄 荆楚网记者 孙雪 水浒传、红楼梦……在孝昌县小河镇,有一位年过七旬的民间艺术家,用手中的笔、刻刀、剪子,让这些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张玉义是孝感錾花(剪纸)的传人。他的太祖父张起祥是清嘉庆时举人,因屡试不第,后来弃文经商,学会了木刻,制作红绿纸张和剪纸。清嘉庆已卯年,张起祥整理编纂了一本《张正太錾花》花谱,30余页,辑有剪纸作品数百幅。如鞋花(边花)、枕头花(方头)诞兜花、帽花(童帽、老太帽)、围裙花、帐子花、窗花、门帘花等。出生于剪纸世家的张玉义,自幼就喜欢上了书画、雕刻、剪纸。 张玉义是一位书法、绘画、篆刻、剪纸技艺为一体的优秀艺人。他用七年时间独创了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篆书手抄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全书约68万字,获中国艺术家协会授予的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他收集了毛泽东从1921年在上海参加一次党代会,到1976年逝世前,各个重大革命历史时期的图像资料,创作出《“一代伟人——毛泽东”剪纸画册》,以剪纸像的形式,再现了毛泽东不同时期的革命风采,受到各路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现在,张玉义每天除了吃饭、休息,全身心投入在四大名著的剪纸创作中。同时,他还计划在今年完成一幅2米5的大幅剪纸作品。他说:“年龄大了,眼睛越来越不好,现在不抓紧做,以后就更难了。” 与很多民间技艺一样,錾花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 为了不让剪纸艺术失传,张玉义说服39岁的女儿张国瑛跟他学习这门艺术。父女一起创作出“神七航天”“百花系列”“七仙女与董永”“水浒108将”“四大美人”“八仙过海”“红楼梦”等系列作品。 此外,张玉义还免费招收学徒,目前有6个小徒弟,都是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张玉义收徒不强求必须学会剪纸,他说:“剪纸要能自己构图,书法和绘画是基础。我不要求他们以后一定要从事剪纸这么技艺,也不是说一定要从事艺术相关的行业,只希望能在他们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总会遇见开花结果的时刻。”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艺术,张玉义还经常到县书院为青年学员义务传授书画、篆刻、剪纸等艺术的创作心得,到各中小学为学生讲解书画、剪纸的章法、技巧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经常接待慕名而来的大专院校学生,现场为他们示范书画、剪纸创作的要领。 随着张玉义知名度的提高,很多外地收藏者慕名前来购买。孝昌县相关部门也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传承张玉义的作品和技艺。 据孝昌县文体新局局长毛向晖介绍,孝昌县一直以来就非常关注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除了不定期对民间艺人们上门慰问外,还设立了文化志愿者,每年拨付2万元支持他们的创作,目前全县已有23个像张玉义这样的艺人得到支持。同时,为了促进技艺传承,他们还为愿意学习技艺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下一步,还将积极开展文化示范村、中心户的评选工作,进一步宣传好孝昌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推进孝昌文化品牌走出湖北面向全国。 毛向晖说:“这些艺人是全孝昌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要珍惜,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本文章由安陆网www.anluw.com整理发布,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安陆网】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