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提要: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农业大市应有大担当。我市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以农业产业化强农业,以农民职业化富农民,以农村生态化美农村,着力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现代农业强市,交出了孝感“三农梦”的亮丽答卷。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孝感作为鄂东北农业大市,南部有湖区、中部有平原、北部有山区丘陵,“三农”特质在这里汇聚。 近年来,农业大市孝感,把“三农”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坚持“三农三化”方向,以农业产业化强农业,以农民职业化富农民,以农村生态化美农村,着力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现代农业强市,为“三农梦”交出孝感亮丽的答卷。 “十二五”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一幅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的崭新画卷徐徐展开。 农业产业化 打造强劲引擎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为农业现代化指明路径。 跳出农业看农业,谋划产业大棋局。 孝感虽然是农业大市,但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单纯靠家庭承包经营、单打独斗,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无法适应大市场的挑战。 针对“三农”市情,市委、市政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抓住农产品加工业这个“牛鼻子”。 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孝南春晖、福良山茶叶,汉川达利、银鹭,应城豪丰米业、柒味食品,安陆禾丰、神丹,孝昌诺克特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汉川、云梦、安陆等重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利益链加粗,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24:1提高到2.73:1,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丰的“五最”产业。 抓住产业融合这个方向。坚持 “粮食为主、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融合发展”,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安全供给的前提下,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突出发展油料蔬菜,扩大中药材、林果产品、苗木花卉产业规模,推进茶叶、林果品种改良,打造孝感香米、孝感糯米、肖港小香葱、悟道绿茶、楚荷乡莲藕、七仙红桃等农产品知名品牌。云梦名列“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实施养殖业提速增效工程,提高养殖业的比重。家禽产量居全省第一位,禽蛋居第二位,水产品居第五位。6个县市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孝南、汉川、应城名列“全国现代渔业试点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农村电商。全市休闲农业发展壮大到774家,全年共接待游客664.4万人次,综合收入9.44亿元;经营电商的农产品企业达到46家。 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大力推广“春晖模式” 、“禾丰模式”,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5%。 “春晖模式”实现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做到了生产、流通、加工“三环紧扣”;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先进生产模式应用水平“三个提高”;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规模效益低,劳动力转移后抛荒、广种薄收,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三大问题”,为新阶段探索农业经营模式提供了示范。 抓住农业科技这个支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普及应用水平。 孝南西河镇福良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建立“物联网+互联网”控制中心,运用自动控制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客户不仅可以在线浏览产品,还可以在线观看生产实况,使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大大提升。 这是“互联网+”助力孝感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翅膀。孝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安陆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汉川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成为全国全省靓丽名片。 农民职业化,激发内生动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三农”发展新阶段,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趋势更加凸显。 70年代生人不愿种田、80年代生人不会种田、90年代生人不提种田,新形势下“谁来种田”之问考验着孝感决策者。 从推进农民职业化入手,孝感开始了“三农”之问的积极探索: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华丽转身,一场由“身份” 到“职业”的变革已然开启。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突出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湖北工程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优势,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趋势,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家庭农庄1321家,居全省前列;农民专业合作社6500家,居全省第一位;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6家。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就业技能培训计划”资源,打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孝感品牌、孝感现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三年发出致外出农民工的一封信,吸引一大批事业有成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增添了“三农”发展的新动力。 变革奏响农民增收的进行曲。 我市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5元,比全省平均数高811元,比2010年增加6712元,增长1.1倍;从2013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连续高于GDP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由2012年的2.26:1缩小到2015年的2.02:1。 农村生态化,焕发蓬勃生机 “美丽中国”,基础在“美丽农村”。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推进农村生态化建设,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让人记得住乡愁,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世外桃源”。 我市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系统规划农村生态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荣,开启“美丽中国”建设的孝感实践。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生态化。大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打造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让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美丽乡村。 实施清洁乡村工程。连续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宅基,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清五改”,共清除路障、垃圾死角4万多处,整改农村猪圈3万多处,整治农村旱厕3万多所。在全市农村建立“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聘请保洁员1万多名,配备垃圾清运车1万多辆,建立垃圾中转站100多个。农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实施农业污染防治工程,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工业污染集中控制与治理力度,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扩散;实施秸秆还田,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实施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绿色通道等工程,持续推进以“创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万树村”建设。按照“万树村”要求,全市300多个村达到“万树村”绿化标准。农民幸福感、满意度大为提升。 乘生态化的东风,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孝感经验在全省推广。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出魅力孝感丰硕成果。孝昌获评“中国休闲养生度假圣地”,观音湖景区获评“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大悟宣化店镇和安陆钱冲村入选“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大悟铁店村八字沟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孝南万亩桃花、大悟万亩稻田、安陆万亩银杏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竞进成绩殊为不易。几年间,孝感以改革创新的举措破局,以敢担当、勇作为的精神状态来营造竞进气场,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为全市发展大局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成为全市经济“稳”的基础、“进”的动力、“好”的标志,踏出一条坚定自信、奋楫前行的“孝感路径”。 百尺竿头更奋进。孝感跨越赶超新的航程已经开启,在现代农业建设指引下的孝感“三农三化”实践实现弯道超越、换道超越,犹如一曲盛大乐章的序曲,必将奏出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的时代大作。 (记者 张明 赵彩云) [更多精彩,尽在安陆网 www.anluw.com]责任编辑:陈曦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