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楚天金报讯 文/特派记者李光正 图/特派记者邹斌被一颗糖拐走的5岁陕西娃杨博,在河南改名叫张四海,2013年因在湖北参与抢劫、绑架案入狱,通过DNA对比,今年7月寻找到亲生父母(《楚天金报》7月26日A05版报道)。苦苦等待24年后,今天上午,杨博的亲属们终于可以和他相见了。昨日一早,杨博的爷爷、爸爸、妈妈、姑姑、姐姐、姐夫、表姐、五个表哥,组成12人的亲属团,从陕西渭南合阳出发,到湖北荆门沙洋监狱认亲。“坐车12个小时,没觉得累,就是心里老想着他。”昨晚,到达沙洋后,杨博的妈妈张麦香说。妈妈愿望第一件事是给儿子买双鞋24年的寻找,24年的期盼,终于等到了认亲的这一天。7月29日,杨博的表哥张先生接到四川省公安厅发来的《被拐儿童身份确认通知书》,确定张四海与杨国防、张麦香夫妇具有生物学遗传关系。“我要去看孙子了,这下不用担心死不瞑目了!”杨博的爷爷杨喜来激动地挠着头说。消息传出,整个村子沸腾了。杨博的亲属们都想到湖北来认亲,经过商议决定,因为奶奶身体不好,就留在家里,爷爷、爸爸、妈妈等12人全都去认亲。昨日早上7时,一辆中巴车从陕西合阳驶出,目的地是湖北沙洋,两地相隔800公里。这是一趟认亲之旅,车上坐着的就是杨博的12名亲属。炎热的天气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倦意,想到马上要与失散24年的杨博相认,大家都显得特别激动。杨博的母亲张麦香说,她见到杨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他买双鞋,在陕西方言里“鞋”与“孩”谐音,杨博穿上这双“鞋”,家人也找到了“孩”。她说:“终于找到了孩子,在湖北给他买双鞋,在哪儿跌倒在哪儿爬起来,希望娃以后能走正道,好好做人。”因为有12个小时的车程,大家都很珍惜时间,早上就随便吃了点早饭。中午,车子刚刚进入湖北,大家在高速公路郧西服务站简单地吃了泡面,就继续赶路,似乎少耽误点时间就能早点见到杨博,多走一点路就离杨博近一点。同样在幼年就被拐卖的爷爷杨喜来今年已有90岁,24年后找到了孙子,他比谁都高兴,一路上保持着很好的精神状态。昨晚记者见到他时,他一直说不累、也不晕车。性格内向的父亲杨国防则一路端坐,表面上看着很平静。其实,杨国防给杨博写了一封信。为了纪念与孩子相认的日子,他特意把时间写为8月4日,信中除了表达对民警和爱心人士的感谢,还说道:“有两次在睡梦中相见,杨博向我要书包、本子、铅笔,说他要上学去,醒来是一场梦,这样的心情一直好几年……”车里响着《宝贝回家》的音乐,车从北走到南,一路上有艳阳高照,也经历了雨水,大家在沉默中思绪万千,高兴、激动、悲伤,心情比天气更复杂。爷爷思念为孙子带来老家苹果和核桃1992年,5岁的杨博被拐卖,所有亲人中有一个人最着急,他就是爷爷杨喜来。当天,他回家听到消息后瘫坐在地。“我命苦,没想到我孙子又经历了一遍我的遭遇,自己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握!”昨晚,他对记者说。原来,杨喜来祖籍在河南密县(现新密市),1939年,他和哥哥被人贩子拐卖到陕西渭南。“当时我被卖了四十块,哥哥被卖了三十块。”杨喜来说,养父母开始对他还不错,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打骂他,不要他了。走投无路的杨喜来,离开那个“家”,自己打拼成家。几十年来,杨喜来当过民兵,拿过步枪,入党,后来还成为生产队队长。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爷孙俩的经历竟转了一圈,来了一个轮回。杨喜来知道那种被人拐卖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无助和恐惧、那种伴随一生的阴影。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受过的苦让孙子再受一次,他发誓要把孙子找回来。带着一条长板凳、一块磨刀石,杨喜来上路了,一寻就是14年。路漫漫,不知踏破多少双布鞋。没有吃的,杨喜来就要饭,当“叫花子”;没有住的,他就借宿或露天住宿……风餐露宿,走遍渭南、西安、黄龙,又踏遍山东、河南等地。走乡串户,逢人便问1992年有没有收养一个小男孩。第一年时打听5岁男孩,第二年时打听6岁男孩,第10年时打听15岁男孩……从1992年开始到2006年,就这么千里走单骑寻孙寻了14年,每年腊月过年回家,杨喜来都是失望而归。孙子的年龄大了,爷爷的头发也白了。2006年,80岁的杨喜来耳朵变得听不清了,一只眼睛模糊,不得不停下脚步。但他仍未放弃希望,一直等待孙子能回家。“我和老伴一直撑到现在,就是盼望能见他一面!”杨喜来说,一大家子亲人都来看望杨博,还给他带来了老家的特产苹果和核桃,大家都盼着他、爱着他、想着他,希望他记住老家的亲人,“我们再也不可能让他干坏事、放弃自己了”。父亲后悔早点做DNA鉴定就好了“自从知道娃儿的下落,每天数着日子过,每天期待着见面。”昨晚,杨博的父亲杨国防说,自从得到儿子消息的那一天,他就一直在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去做DNA鉴定呢?要是早点找到儿子,他就不会去做傻事了。杨国防告诉记者,采血比对DNA是今年三四月份的事情,以前他们都不知道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寻亲,后来看到央视的寻亲节目,发现很多人因为这个成功了,才试着去进行DNA鉴定,结果两三个月就找到了儿子。然而,杨国防同时接到了儿子入狱的消息。“那个滋味不好受,太难过了,觉得老天怎么这么捉弄我们。”他说,不知道儿子消息的时候,觉得还可以等,知道以后,一刻都等不了,巴心巴肝地想着儿子,一定要见到他。一个多月以来,杨国防一家都在回忆中,寻找儿子24年,很多事情就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里闪过。“他被拐走后的前两年,我梦见过他两次,此后除了保存了几张他的照片,我们烧掉了他的大部分东西。因为总是会想啊,一想,这日子就没法过了。”杨国防红着眼睛说。1992年以前,杨国防父母双全,有一儿一女,生活清苦却幸福。因为杨博被拐,他一辈子活在愧疚中,“我总是在想,娃儿多高了,胖不胖,会不会哭,会不会埋怨我们”。期盼了这么多年,今天,他终于可以看到儿子了。姐姐遗憾一家四口未拍全家福昨日傍晚,刚到沙洋下车时,杨博的姐姐杨女士就泣不成声。她比杨博大8岁,远在江苏无锡打工。这次为了认亲,她和丈夫赶回了陕西老家。在杨博的记忆中,一直有这个姐姐,在他发帖寻亲时,他写了出来。晚上10时,杨女士劝说爷爷和父母早点休息,这样看望杨博的时候才更有精神。杨女士对记者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年一家四口准备拍照时,自己没有拍,总觉得以后会有时间,没想到一个“以后”竟然等了24年!杨女士说,家中有一张杨博和亲生父母的合影,却唯独没有自己。“那天,爸妈带我和弟弟去玩,路过照相馆,他们说拍一张全家福,我那会儿不喜欢拍照就没有拍,想着以后有的是时间,可是,再也没有以后了!”杨女士说,1992年7月1日,上小学的她放学回家,听父母说弟弟不见了,吓得大哭。在当时13岁的姐姐看来,弟弟杨博不可能不见了,他那么聪明,只有5岁,能把整个方圆村里几百户人家,谁家是第一家,谁家是最后一家,谁家挨着谁家,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会被骗走?杨博被拐走以后,杨家招了上门女婿。现在杨女士已有两个孩子,一个15岁,一个10岁。“他的外甥比他被拐走时大多了。”杨女士流着泪说,她希望弟弟在里面好好改造,争取一家人早日团聚。【本文章由安陆网www.anluw.com整理发布,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安陆网】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