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获取相关服务
快捷登录入口 安陆论坛 安陆人才网(本地专业招聘平台) 安陆房产网 安陆信息网


网站改版升级中!

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新闻频道› 国内新闻

厉害了!华科大本科生获2017年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2017-4-7 19:14| 发布者: 安陆网| 查看: 750| 评论: 0|来自: 腾讯大楚网

摘要: 北京时间4月1日,从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传来好消息:华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高敏,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一举摘得金奖。在生命学院全数字PET实验室谢庆国教授指导和学院本科国际交 ...

北京时间4月1日,从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传来好消息:华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高敏,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一举摘得金奖。

在生命学院全数字PET实验室谢庆国教授指导和学院本科国际交流专项资助下,本科生高敏赴日内瓦参加2017年国际发明展,凭借出众的《高灵敏度即插即成像头盔式PET》项目和在国际展台的精彩表现,获得一众专家评委的青睐,一举夺金。

厉害了!华科大本科生获2017年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头盔式PET主要用于早期检测脑部的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使得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大大提高。高敏说,正是基于数字PET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即插即成像的数字PET平台,独一无二地实现了PET系统模块化,才使得制作头盔式PET就像搭建乐高玩具一样便捷。相较于传统PET,头盔式PET可以实现对头部的全覆盖,大大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使患者在受到辐射影响大大减少的同时,获得更精准的诊断结果。

厉害了!华科大本科生获2017年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此次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高灵敏度即插即成像头盔式PET》项目在行业专家和发明家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高敏回忆,参展这三天,头盔式PET展台前始终是门庭若市,大家纷纷被超前的概念和先进的设计所吸引,众多专家也与高敏就项目的设计细节和功能、性能展开热烈讨论。最终这一项目当之无愧地捧回展会金奖。

据了解,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办于1973年,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瑞士联邦政府等共同举办,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2017年3月开幕的为第45届,本届发明展共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及地区约1000项新发明亮相,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有83项。

高敏:“我觉得我这次表现得挺棒的!”

白净的脸庞、娇小的个子,“95后”的大四本科生高敏看起来比实际年纪更显稚嫩,这份稚嫩,也带给高敏不少烦恼。就在参展第一天,高敏对面展台一个外国专家楞是把她当成了13、4岁的初中生,疑惑地问同行的翻译:怎么会有小孩子来参展?当那位翻译告诉外国专家,高敏是代表头盔式PET项目参展的唯一一个负责人时,外国专家惊得眼珠都要掉下来。

尽管长了一张娃娃脸,但高敏说,她内心其实住着一个女汉子。作为华科大本届参展组团16人中唯一的本科生,这次出国也是高敏人生中的第一次。从订机票、订酒店,到张罗参展的所有事宜,都是她一个人单枪匹马搞定的。“我觉得我这次表现得挺棒的!”回忆起第一次出国的经历,高敏脸上满是骄傲:“当时从机场打车到酒店的时候,正好遇到从国内另外一所大学来参展的学生,他们居然是从机场步行将近一小时到酒店来的,就是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尽管我也不认识法语,但我一下飞机就给酒店打电话问路,跟班车司机也是手语加英语交流,最终顺利抵达了酒店。我当时就觉得我自己挺厉害的!”

其实,这样的能耐,得归功于她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从大一开始,高敏便进入数字PET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工作。一边是课业,一边是实践,有时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用。“记得在大二做第一个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时候,我的编程技术还比较薄弱,对相关软件的使用也不太熟练,正好那时课业又繁重,每天从早到晚足足得上12节课,连续一个月,我只能见缝插针抽出午休的时间到实验室做项目,晚上回寝室还得琢磨项目的事儿,简直比高考复习的时候还紧张。不过,这样的辛苦也没有白费,我最终成功地做出了预想的实验结果。”

目前,高敏在导师谢庆国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和负责了多个院级、校级、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丰硕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导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才能做出今天的成绩。因为放手让我去做的信任,我才能独立,因为不断给我打气加油的鼓励,我才能坚持。”谈起自己的导师谢庆国,高敏同学充满感激。

曾参与福岛辐射探测的高灵敏个人剂量仪获金奖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跟头盔式PET一同获得金奖的,还有同样出自数字PET实验室的一个研究成果——《高灵敏个人剂量仪》。前段时间,一则《新华社记者“冒死”现场亲测福岛核辐射,日本还能去旅游吗?》的报道刷爆各大网站,记者携带的那款“震得手麻”的高灵敏个人剂量仪,正是这款出自数字PET实验室的辐射探测“尖板眼”。

个人辐射剂量仪基于全数字PET技术,能够精准探测和显示个人剂量当量数据,使其在更小的尺寸下获得高于传统探测器的灵敏度,可检测自然环境的微弱辐射变化,对辐射超阈值实时报警,快速响应危险情况。此外,这款个人辐射计量仪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将探测到的辐射数据实时同步到手机APP上,变辐射被动记录为主动管理。

参与个人辐射计量仪研发的华科大生命学院研究生华越轩介绍说, 核泄漏、核爆炸、核试验等大规模事件产生的电离辐射对于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但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低剂量辐射对于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国际上还没有相关数据的积累。目前,国内外对于放射性工作人员辐射健康管理还停留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即先操作放射性物质,然后再统计所受的辐射剂量,无法实时报警实时避免伤害,一旦受到伤害会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低剂量辐射完全没有管理。

事实上,太阳发热的原理是核聚变,所以太阳光里面有微弱的核辐射,普通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天然的本底辐射。而辐射强度在大气里面会慢慢衰减,但像一些“空中飞人”,如空姐、飞行员、商务人士,所受辐射会远大于临床医务工作者。有人曾对我国国内34条航线的宇宙射线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距地面1万米处(平均飞行高度)飞行,宇宙射线的照射强度超过海平面的100多倍。对于经常乘飞机的旅客,可以说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较高剂量的宇宙辐射。如果说在地面上活动的人,10天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照射一次X光。那么,空姐或飞行员,一天接受的辐射量就相当于照射数次X光。

华越轩说,每个人的个体化差异都很大,身体对辐射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如果使用个人辐射计量仪,可以将所有的辐射数据都存储在云端,从而建立终身的可追溯的个人辐射剂量健康档案,为个性化医疗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为低剂量辐射健康研究提供大数据平台。

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

本次华中科技大学选送7个项目参加2017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6金1银的满贯成绩。对此,华科大生命学院数字PET实验室教授谢庆国认为,这个耀眼的成绩正好说明,我们的大学生已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人是创新最关键因素,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作为导师,我们平时很注重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改进课程,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全面发展。

“高校这个平台真的很好,只要你有点子,只要你愿意去做,学校就会把所有的资源都给你,为你打造一个梦想舞台,让你在上面发光发热。”学生高敏如是说。

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主要看实物产品、生产能力,不再看生产了多少钢铁、水泥、汽车,甚至也不看其外汇储备多少。纵观世界,凡是能够长期保持强劲竞争力的国家,无一不是创业创新活动普及活跃、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推进大众创业创新,正是这些国家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经验。

推进大众创业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需要通过创业创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央一再强调要以大众创业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并接连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数以亿计各类人才的创业和创新潜能,推动我国经济从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不熄的引擎。

人是创业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业创新关键就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

加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扶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国家正紧锣密鼓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可以预见,创业创新的点点浪花,必将在大众参与之下呈惊涛骇浪之势。在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中,大学生勇于突破、敢于担当,就会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通讯员 王潇潇)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