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长江新城自打提出以来,就一直在引爆武汉人的热情。今日,武汉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新城将一步规划,分步建设,会用30到40年建成。 相关阅读: 武汉亮点区块在哪?长江新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规划进展首次披露!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长江新城微峰会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地复苏之际,一个叫“长江新城”的词汇在广大武汉市民的心田上不断萌发。什么是长江新城?为什么要规划建设长江新城?长江新城选址在哪儿?什么时候建成?怎样助推大武汉的伟大复兴?今天,在长江日报微峰会上,武汉市规划局、长江新城工作组及专家给出了答案,你想知道的全在这了! 点击观看精彩直播回放→长江新城,会是一座怎样的未来之城? 参会部分嘉宾: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严春;长江新城工作组负责人肖志中;长江新城工作组规划技术专家游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 长江新城工作进展如何了? 大会伊始,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副局长严春介绍了长江新城的由来,以及什么是长江新城。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严春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1 长江新城提出背景 多重机遇叠加 赋予武汉新的发展动能和新的城市职能 武汉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是武汉立足战略背景 承担国家使命的迫切需求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明确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集聚国家战略、传承长江文明、承载武汉使命 向世人展示 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规划理念 打造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2 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武汉各职能部门广泛讨论 共同助推长江新城科学选址 ▼
提出打造亮点区块以后 武汉各区推荐了自己的亮点区块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制定“宣传工作方案” 开展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活动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两会”代表热议长江新城 百家争鸣为新城选址献计献策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对标国内外新城案例 学习新城规划建设经验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梳理汇总 开始起草长江新城选址总报告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初步筛选 组成国际设计联盟 形成国际合作工作机制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 听取各行业权威专家意见 ▼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3 下一步工作怎么安排? 集成专家、公众选址意见 完成长江新城选址 引智借脑 面向全球 开展国际方案征集和招标活动 为什么要建长江新城?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 从国家层面看 国家需要武汉有一个国家级新区托起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参与全球竞争。 2 从武汉自身发展需求看
3 长江新城可以体现哪些城市价值?
总体上,长江新城的建设有助于:
长江新城的规划理念是什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长江新城工作组负责人肖志中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新城工作组负责人肖志中认为,武汉长江新城的规划理念可以概括为——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一切活动需求,包括人的尺度、便利、健康、安全,有利于人的交往、活动和精神满足的城市空间设计、设施配置和布局。 国际视野——是指要有世界眼光、开放共享的心态和国际规则、标准,承接更高端的业态、活动和组织。 绿色生态——是要体现本地特色,利用本地资源和文化基因,以及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和低碳循环经济。 哪些方面有望打造成样板?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根据陈一新书记的表述,长江新城应当突出国际化、现代化和生态化,最大限度集聚高效经济、孵化智慧因子、彰显生态特色。 “国际化”聚焦开放性,将长江新城定位为武汉与世界对话的重要窗口,中部地区开放式创新的引领区,并通过构建超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使长江新城成为武汉开展全球营销的形象代言。 “现代化”侧重描绘创新与智慧的城市特质。是指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应当结合武汉特色,加快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推动智慧发展,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发展实现世界级标准,打造长江创新智慧新城。 “生态化”则强调新城建设的人本与自然,应充分体现“绿色、便捷、宜居”的“人本”理念,成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先行与示范区,成为环境最优美、功能最复合、设施最完善的城市发展核心,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汇聚武汉、成就事业。 “高效经济、高端产业”主要指围绕知识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和共享经济几大经济形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包括金融业、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高端商务、航运服务、公共服务等产业门类。 将如何对标国内其他“新城”“新区”?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长江新城工作组规划技术专家游畅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我们进行案例的对标并不是简单的完全照搬与复制,而是吸收借鉴国内外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相应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 如上海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区,约32平方公里,它通过长达20多年的建设,成为了上海国际都市最耀眼的城市名片。对于它,我们主要借鉴其相关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下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 天津滨海新区,我们对标的是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它约40多平方公里,它的发展目标希望通过15到20年的时间得以全面实现。 它与上海陆家嘴一样,作为国家级新区,我们希望能了解其在国家战略支撑下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发展模式。 广州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它的建设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从1993年开始国际竞赛,到2014年基本全面建成,共花了20年时间。它的崛起使广州从省会城市提升到辐射整个中国南部的现代大都会,影响力覆盖东南亚。它作为广州市的重点功能区块,我们主要借鉴其软硬兼备的功能定位、影响辐射的腹地及规模、山水结合的城市特色等。 不仅仅这三个城市,目前我们已对国内外数十个新城(区)相关案例进行了分类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定位与职能的新城,是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的,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抓住国家机遇,顺应城市发展趋势、有自身的亮点特征,而且近远期结合的建设开发,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建成的。 “长江新城”如何选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武汉两江夜景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首先,你了解武汉城市发展的轨迹吗? 从3500年前的盘龙城到三国时代的武昌夏口、汉阳的却月城,武汉城市发展呈现江南、江北独立发展状态。 直到明清时期,汉正街的兴盛、清朝末年汉口开埠以后租界区的快速建设、张之洞所建立的汉阳南岸嘴经济区,乃至孙中山先生所提出了建立汉口经济区,至1927年成立武汉特别市。作为一个城市,一市三镇格局基本形成。 上世纪50年代因为武钢建青山,形成了武汉城市建设的第一次蛙跳。 上世纪90年代因二汽搬迁建立沌口经济开发区,形成武汉市城市建设第二次蛙跳。 本世纪,因80万吨乙烯而建化工区,通用汽车建新金口镇,武汉新港兴阳逻,形成武汉市第三次蛙跳。尽管城市发展蛙跳过程中,也伴随后湖、光谷地区的连片发展,但是沿江发展的总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严春局长表示,因此这轮长江新城的选址是向上游拓展还是向下游拓展还要考虑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进行认真研究。 除此之外,区位条件(交通等)、资源禀赋(山水等)、发展空间(20-40平方公里)、工程地质条件、防洪安全、实施成本等其他问题也是影响长江新城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24小时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