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10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第11位登上发言席的,是一位湖北宜昌人。 她叫袁慧琴,被誉为中国戏曲老旦第一人——她将老旦戏搬进国家大剧院,首开京剧个人演唱会先河,也是第一个在美国好莱坞获奖的中国戏曲演员。袁慧琴说,戏曲史就是一部源远流长的文化史,要让旧戏演出新意,让新戏延续传统,让时代的创造与戏曲的遗产相融。 同时我看到,另一位湖北戏曲名家、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杨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继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言,呼吁在青少年成长中加大戏曲教育内容与力度。 彰显中国精神,怎能不坚定文化自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文化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其中有两个词引起我关注。 一个是“诗词大会”。从3月2日首场发布会开始,“诗词大会”在全国两会不断被提及。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谈如何提振文化自信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受访时,都提到了“诗词大会”。 还有一个词是“小鲜肉”。全国政协委员宋丹丹在小组讨论会上,直指当下“小鲜肉”浮躁虚荣、缺乏艺德的问题,并对“小鲜肉”网红心太重表示担忧。 事实上,无论“诗词大会”还是“小鲜肉”,都释放出一个信号:我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10日,袁慧琴在大会发言的当天,恰好是金庸先生93岁生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很多人都表达了对金庸先生的祝福。一位朋友说:从儿时手不释卷到如今,金庸的作品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凡有华人处,必能见到金庸小说。若要归结先生成功的原由,关键只有一点,那便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正因为如此,今年1月,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 去年5月开始,湖北全面实施“戏曲进校园”,在日常采访中,我看到了不少湖北孩子与国粹相遇的欣喜场景。我总会想起,杨俊老师在戏曲进校园演出中,对台下如潮的学生观众这样说:“尘封的是我们的双眼,传统经典永远不会尘封。”(全媒体记者陈凌墨) 关注大楚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achuwang),给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资讯,还有好礼天天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