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湖北日报(荆楚网)讯 记者 吴坚 鲁腾 通讯员 闫玲 覃涛 恩施傩戏。刘桃元摄 恩施市三岔乡傩戏表演队在恩施州非遗调演上表演《还杨傩》。安斌摄 傩(nuó),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起源于商周时期,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恩施现仍存有“傩愿戏”和“坛傩”两部分,傩愿戏“戏中有祭”,坛傩“祭中有戏”,都包含有非常古老而典型的祭祀仪式。 “傩戏,本就来源于傩祭。”原恩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金海介绍,过去,恩施土家人民都会在自家的堂屋里供奉家神,就是自己祖先的神位。岁末年初之际,家家户户都要给祖先的神位换一下坛钵。而换坛钵之时,就必须做一场法事,以祭祀祖先,称之为“还坛神”。 恩施市红土乡漆树坪傩戏班表演《鲍家庄》之鲍秀英招亲。安斌摄影 恩施傩戏“度职”仪式(坛主接班仪式)。杨珏摄影 王金海还告诉记者,过去的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灵掌握的,所以尚巫敬傩的土家人民有什么心愿时,往往会许下傩愿。如果愿望达成了,就会请人唱傩戏以还愿。还愿则必戏,演唱傩戏的班子称为“坛”,班主则称坛主或掌坛师,被认为是能够通神的人。土家人民希望借助“傩”的神秘力量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拜、对鬼神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祈求。 恩施市红土乡2016年傩戏传承培训班。记者 吴坚 摄影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