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获取相关服务
快捷登录入口 安陆论坛 安陆人才网(本地专业招聘平台) 安陆房产网 安陆信息网


网站改版升级中!

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新闻频道› 国内新闻

英山构建特色产业主阵地扫描

2016-12-6 19:56| 发布者: 安陆网| 查看: 1163| 评论: 0|来自: 荆楚网

摘要: 荆楚网讯 通讯员冯庭权 万隆 舒智慧 吴滕钰  初冬时节,小山城英山热气腾腾,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挤得水泄不通。一批批外地游人慕名前来赏红叶、泡温泉、住农家,感受“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的无穷魅力。   ...

荆楚网讯 通讯员冯庭权 万隆 舒智慧 吴滕钰

  初冬时节,小山城英山热气腾腾,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挤得水泄不通。一批批外地游人慕名前来赏红叶、泡温泉、住农家,感受“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的无穷魅力。

  抢抓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大别山老区振兴发展建设机遇,英山立足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做活“一茶,一人,一泉,一山,一城”的“五个一”文章,大力实施工业新城、茶产业城、城西新城、旅游新城、文化新城“五城同创”主战略,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建设大别山创业创新先锋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生态农业谱写精彩华章

采茶女采茶_副本.jpg

采茶女采茶

乌云山茶叶公园_副本.jpg

乌云山茶叶公园

11月16日,在湖北大别茶访茶业有限公司英山旗舰店,前来订购“大别茶访”英山云雾茶的客商络绎不绝。公司负责人陈海军说:“尽管目前茶叶已进入销售淡季,但旗舰店自11月2日开业以来,销售形势却十分火爆,公司11月12日参加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后,已接到30多笔国内外商家订单,创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英山物产丰饶,茶叶、药材、茧丝绸等产业是重要支柱产业。

  “一早能摘一斤油,一天能赚一身绸,一月能挣一头牛,一年能做一层楼。”在英山,茶产业福荫山乡,演绎着一首富民曲。

  依托良好的山区生态环境,英山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等方式,全面提升茶叶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水平,实现了茶叶提质增效。到2015年底,英山建成10个茶叶专业乡镇, 4个万亩茶叶带,50个千亩茶叶小区,100个茶叶专业村。

  为解决缺乏龙头企业支撑,茶叶品牌不响问题,2012年,英山引进知名企业投资50亿元建设大别山茶产业城,着力打造茶叶企业“航空母舰”。2013年,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联合县内8家茶叶龙头企业组建英山云雾茶品牌合作联盟,2016年3月,8家企业实现抱团发展,成立湖北大别茶访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推介打造英山云雾茶。今年8月,“英山云雾茶”地理标志商标历经十年争夺,成功回归英山。

  目前,英山茶园面积24.58万亩,产量2540万公斤,茶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荣膺“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茶业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药材产业拓展增收路。英山是“大别山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宝库”,湖北省中药材主要产区和商品基地,已形成陶河、草盘、石镇、雷店、杨柳等5个重点基地乡镇、109个专业村、2.1万个专业户,引进培育了北京同仁堂、湖北辰美、吉利中药材等龙头企业35家,带动农民就业近3万人。石斛、百合、茯苓、桔梗、天麻、柴胡等6个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成,吸引60%的家庭参与药材生产。庞大的种植规模描绘出英山中药材产业的巨幅画卷。

  目前,英山药材种植面积达13.62万亩,产量2.71万吨,产值2.4亿元,全县药材综合收入每年递增10%以上。桔梗、茯苓、苍术、天麻等20多种道地药材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商品,英山桔梗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茧丝绸产业声名远播,享誉省内外。英山茧丝绸产业集群是湖北省6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茧丝绸制品驰名中外,有怡莲阳光、梦丝家、雍华等3家骨干丝绸加工企业,“怡莲”品牌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梦丝家”品牌荣膺“中国名牌”。去年6月,湖北怡莲蚕桑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茧丝绸行业第二家、湖北茧丝绸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英山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市场主体。润禾农业公司开发高山茶叶、茶乡鸡等特色品牌,高山基地“守拙园”在第二届COAC中国有机农业大会上荣获“最美农庄”美誉,“英山茶乡鸡”品牌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英山特色农业又一名片。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公司建设黑禧猪、眼镜山鸡、生态沼液菜等生态种养基地4.9万亩,大别山农特产品产销一体化产业园5600亩,致力打造农业和食品上的安全,被誉为“中国好农业的新地标”。

  绿色田园搅热乡村旅游

  11月20日,在英山县杨柳湾镇游击村红叶谷,绵延10公里的山道落叶缤纷,山峦层林尽染,山间枫林如火,来自省内外的近千名游客前来摄秋赏枫,巨幅原生态火红画卷让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英山有“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金字名片。打茶园观光、温泉养生、漂流避暑、乡村休闲牌,英山着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茶园观光游步入佳境。英山有茶园观光带10.5万亩,是“全国采茶芬芳地——最佳采茶旅游目的地 ”。以红山镇乌云山茶叶公园、杨柳湾镇茶叶谷、方家咀乡向垅垸村等为示范点,茶业搭台、旅游唱戏,开发采茶体验、品茶、茶道表演、斗茶擂台赛等众多游玩项目。2014年,英山茶园观光带荣膺“中国美丽田园”。

  温泉养生游火热升温。英山温泉是“湖北省最受欢迎十大温泉”。大力发展露天娱乐、会议休闲、康复疗养、生态农庄等特色温泉开发项目,打造大别山温泉度假区。目前,洪广毕昇温泉酒店、秀峰山庄、楚江南温泉文化小镇、中皖国际英山温泉大酒店等多个温泉开发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

  漂流避暑游备受追捧。英山有毕昇大峡谷、桃花冲等7个漂流景点,是省内发展漂流项目最多、最快的县市。英山漂流成为周边城市游客享受避暑清凉的首选之地。在2013、2014、2015连续三年举办的中国·黄冈挺进大别山漂流赛上,英山漂流景点被确定为比赛场地。英山境内大别山主峰、桃花冲景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夏季平均气温21℃,打造出“华中第一谷”——大别山峡谷、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武当南宗发源地——武圣宫、十里桃花溪、庙岗桃花岭等一批特色景区景点。大别山主峰景区成为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2015年荣膺 “中国森林氧吧”。今年9月,获评“华中十佳避暑胜地”。

洪广毕昇温泉酒店全景_副本.jpg

洪广毕昇温泉酒店全景

国家4A级景区大别山主峰景区龙腾索道_副本.jpg

国家4A级景区大别山主峰景区龙腾索道

乡村休闲游渐成时尚。英山以“原乡生活、山里老家”为定位,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西河十八湾、神峰山庄、大别山丽景、红叶谷、天马寨等一批景区景点,为英山原生态的山水画“锦上添花”。神峰山庄以旅游休闲、生态体验、养生健康为特色,创造了景区天天飘红、游客四季爆满的乡村旅游佳绩。

  2015年底,英山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今年,英山获评2016“百佳深呼吸小城”、“华中最美避暑小城”,跻身“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英山接待游客357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

  魅丽文化放射山城异彩

  9月13日,英山原创廉政文化黄梅戏《铁面金刚》在省第九届黄梅戏艺术节精彩上演。跌宕起伏的剧情、大气唯美的舞美、荡气回肠的华丽唱腔、演员们酣畅淋漓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

  英山毕昇文化、茶文化、黄梅戏文化、红色文化、群众文化等享有声誉。擦亮文化品牌,英山建设文化新城,打造文化强县。

  叫响毕昇文化。英山先后建设毕昇森林公园、毕昇纪念园、毕昇广场、毕昇印刷包装物流产业园。2015年,纪录片《毕昇墓碑之谜》在央视播出,诠释毕昇身世之谜,英山毕昇故里名片叫响海内外。大型黄梅戏《活字毕昇》参加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第二届湖北艺术节惠民展演,成为英山打造文艺精品的重头剧目。

大型黄梅戏《活字毕昇》演出剧照_副本.jpg

大型黄梅戏《活字毕昇》演出剧照

做活茶文化。英山相继建设茶韵古镇、茶香文化小镇、大别山茶博园等一批集茶叶加工销售、仓储物流、观光展示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同时推进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自2014年起,创新举办茶文化旅游节,让茶文化品牌效应享誉神州。

  唱响黄梅戏文化。英山黄梅戏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一坛酸菜》、《铁面金刚》等剧目10多个,引起社会注目。2014年,县黄梅戏剧团与郧县艺术团合作,参与创作剧目《我的汉水家园》,进京在中央民族大戏院演出。今年11月,在“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一坛酸菜》作为湖北省唯一参展作品荣获戏曲组银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演员奖、编剧奖、导演奖、舞美奖、艺术指导奖等7项大奖。

  传承红色文化。英山先后建设红25军军部旧址、红28军纪念馆、段氏府(刘邓大军临时指挥部)等红色教育基地。红28军纪念馆被列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建设项目,工程于2015年8月动工,2017年底建成开放,将成为大别山红色旅游胜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繁荣群众文化。英山大力推进黄梅戏送戏下乡、农民演出队送文化进城、乡村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乡村文化繁荣的靓丽风景,全县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文化新气象。

  厚重的文化引来媒体聚焦,催生传播效应。2011年以来,中国文联“到人民中去”慰问演出、中央电视台《乡约》、《美丽中国乡村行》、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相继在英山举行,英山特色文化成为对外响当当的金字名片。

  双十拓展崛起秀美新城

  初冬雨后,从武英高速进入英山。一下收费站,映入眼帘的是直通县城的一条宽阔的城市道路。道路两旁,绿化苗木郁郁葱葱,高楼建筑拔地而起。

  4年前,这里是平均海拔300米的山地。3年前,这里纳入城西新城规划区。2年前,这里是城西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如今,这里已正式成为英山城西新城区。

  2012年,借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英山提出拓展城区规模,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西新城,并将工业新城由5平方公里拓展为10平方公里。

英山城西新城迎宾大道_副本.jpg

英山城西新城迎宾大道

征地3500亩,搬迁515户,2014年4月,英山开展征地拆迁大会战,启动城西新城、工业新城建设。

  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城西新城。英山科学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分区,着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和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在城西新城开工建设中央大道、茶香大道、温泉北路、温泉南路等重点城市建设工程,布局思源实验学校、中皖国际温泉大酒店、县人民医院新医院、农贸市场、汽贸广场、污水处理厂、“一河两岸”休闲观光带等公共基础设施,将城西新城打造城具有山区特色和现代气息,宜居、宜业、宜旅的靓丽新城。

  补齐发展短板,建设工业新城。英山引进湖北宏泰实业投资集团建设工业新城,布局毕昇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区、行政物流综合配套服务区,集艺术传媒、印刷制造、生物医药、汽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会展、物流批发于一体,打造产业规模化、功能城市化、环境生态化的投资创业“宝地”。目前,国家火炬计划英山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英山生物产业园、毕昇科技产业园、香港辉煌塑料制品、上海精卉印务、深圳南国印刷装潢等20个项目已进驻园区,6家企业投产运营,英山工业短板局面彻底改变。

  “双十拓展”后,英山城区规模由7平方公里拓展到27平方公里,现代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工业新城大桥和环城西路、茶乡大道等“三桥九路”纵横交错,回归创业园、大别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鄂东商贸物流园等六大产业园建设初具雏形,工业孵化基地、电商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三个小微企业孵化器全面建成。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