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6月18日8时至7月1日8时,全市113个自动雨量站中112个站点降雨量超100毫米,全市60个山洪预警测站启动预警的有49个;
7月2日8时,七大湖泊全部超控制水位,196座水库溢洪;
7月2日,我市即时启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四级响应。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号角!
科学决策周密部署
7月2日,市委书记、市防指政委陶宏对全市宣传部门做好防汛工作作重要部署,要求宣传部门积极投入到防大汛、抗大灾的斗争中去,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开通全媒体,对抢险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部队官兵、党员干部和基层组织,以及各地好的典型、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市委宣传部迅速将书记指示精神传达到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和全市各新闻媒体。7月2日晚,在孝南防汛现场指挥调度防汛工作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仇平贵逐一给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负责人打电话,要求总编带队,迅速行动;7月4日上午召开宣传部全体干部大会,部署全市防汛抗灾宣传工作,并要求宣传部机关干部24小时值班,全员参与防汛工作。
市委宣传部连续召集媒体负责人专题研究防汛抗灾宣传工作,下发《关于做好防汛抗灾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宣传报道的提示》、《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宣传报道的补充通知》、《关于做好下一阶段防汛救灾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提示》,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媒体统一开设专栏、专题、专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相互打通、资源共享、信息互用,大力开展防汛抗洪和救灾减灾宣传。
旗帜就是方向!全市宣传系统迅速行动!
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建立了“孝感防汛一线”微信群,中、省及市县媒体一线记者、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水利、交通、消防、气象、电力、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170余人踊跃加入。市委宣传部通过微信群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安排宣传报道,转帖辟谣,引导舆情,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发布各地汛情、雨情、灾情,媒体记者在现场即时发布信息。通过该微信群,市委宣传部及时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湖北经视记者推送最新信息,提供新闻素材。7月2日至10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刊播孝感防汛抗灾稿件57条,省主流媒体刊播192条。
孝感日报社、孝感广电台全体采编人员、七个县市区新闻记者、通讯员、网信队伍奔赴一线,孝感门户网、孝感网、“两微一端”、各媒体旗下论坛、微博、微信以及各县市区新媒体平台联动推送,手机、摄像机、航拍机齐上阵,全员、全媒、全装备投入防汛救灾宣传的大战役。
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6月18日入梅以来,我市遭遇三次强降雨过程,江河湖库水位快速上涨。从报纸到电台、电视台,从网络到微信、微博,全市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关注,进行报道。7月2日,灾情来袭,我市新闻战线的同志风雨兼程,奔赴防汛第一线,穿梭于救灾最前沿。
受灾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灾情当前,一名又一名记者,一个又一个不眠夜,都在无数次坚守中迎来,又远去……
孝感日报社成立防汛抗灾应急报道专班,社长总揽防汛抗灾报道工作,总编、副总编、值班编委带队,24名记者组成5个报道小组,分赴各个县市区的受灾一线进行采访。
7月2日,女记者谢蕾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往东山头,甚至来不及穿雨衣,冒雨采访,全身湿透。堤坝上的泥浆扯断了鞋子,她坚持在一线长达7个小时,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摄影部记者李文勇从东山头府河、沦河河堤,到府河泾南村河段,风雨兼程,拍下了大量雨中抢险的画面。徐文是一名年轻的摄影记者,先后到孝南、孝昌、大悟、汉川、应城采访。7月2日深夜,闵集太平山段出现险情,他独自摸黑上堤拍抢险照片,发完稿件已是次日凌晨5时。已经退休的高级记者管淳,坚持冲在一线,带领年轻记者周莹到孝昌采访白沙镇抗洪救灾中的党员,忙到深夜十二点才回家,没喊一声累。灾情发生后,《孝感日报》于7月3日增刊,每天保证推出3-4个“红旗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专版,编辑任务繁重,夜班编辑肖青松因连续熬夜直至病倒。
《孝感晚报》记者刘艳在暴雨中采访,人和采访本全部湿透,出现发烧症状后只是喝了点药,第二天继续采访。记者韩和平冒着大雨在河口大堤上拍图片,手机和相机都浸水了。记者石玲为腾出更多的采访时间,每天随身携带方便面用餐。看到人手不足,编辑刘勇主动请缨,承担夜班版面任务。编辑谈婧是一名正处于哺乳期的妈妈,依然坚守夜班编辑岗位,没有半句怨言。
孝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共派出《孝感新闻》《民生视点》栏目主力记者30人,前往孝南区、临空区、大悟、汉川、应城等抗灾一线。《民生视点》执行制片董小伟说:“下水的时候水里的确有点凉,但我们已经忘记泡了多长时间。”记者何花在采访中遇到热心群众为她撑伞,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记者魏挚说:“如果抗洪救灾是一个战场,那么我们每一个记者都是新闻战士,即使风雨兼程,也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孝感网实行24小时双岗值班值守,全员行动。孝感网安陆网 www.anluw.com通过网站、论坛、两微(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全媒体形态,及时准确报道防汛救灾最新情况。
在我市这次防汛救灾报道中,湖北日报、湖北电台、楚天都市报驻孝记者站记者的身影尤其令人感动。
7月7日,湖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邹贤启专程带队来孝感现场采访孝南区及东山头险段防汛情况。而报社多位部门主任和记者也相继前来采访报道。湖北日报孝感记者站站长梁晓莹更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孝南、孝昌、应城、汉川等地。在应城老观湖采访时,溃堤导致路毁,最终由当地村民驾驶一艘装砂石料的简易机动船将她送到现场。楚天都市报孝感记者站站长刘中灿绕道3个多小时赶往汈汊湖,头顶暴雨,脚踩稀泥,坚持采访;中午蹲在屋檐下吃完盒饭,继续工作,直到晚上9点钟才吃上一盒泡面。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孝感记者站站长王斯擎,是一位53岁的资深新闻人。他向记者讲述了7月2日这天的采访经过:凌晨1点钟,赶往应城采访大富水防汛工作;凌晨5点钟,去应城水文站了解洪峰过境情况;7点钟,去魏河村采访;8点钟,连线湖北之声“迎战暴雨”直播节目;10点,赶到孝感市防办;11点钟,再次连线直播。下午,又连夜赶往天门市……
而这一天的行程,恰恰是防汛救灾中每一名记者的日常行程。没有最累,只有更累!
传递力量风雨同行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坚定前行……
灾情发生后,我市各新闻单位,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渠道,第一时间向公众传播防汛救灾的最新进展,发现并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弘扬了正能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孝感日报》的《午夜巡堤记》,讲述了武警官兵和干部群众守护沦河大堤的感人故事。《齐心协力迎战强降雨》,以纪实的形式讲述了大悟县抗灾救灾的过程。《军民奋力排险》,讲述东山头堤防多处漫堤后,军民携手合力排险的惊心一幕。《泵站排险的接力赛》,则讲述了孝感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冒雨特巡的故事。“众志成城决战决胜”一组照片,是孝感人民守护家园的集体写真,冲击力强,效果震撼。
《纵身一跳他救了这座桥》《80后挺身而出护村庄》《三天三夜蹲守堤坝》等特写,则把报道的视角对准防汛救灾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他们中有民政干部余征兵,有基层村干部黄海林,还有普通村民郑先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前面的可贵精神,赢得了广泛点赞。
灾情发生后,孝感晚报自7月1日开始,推出“众志成城战洪魔”新闻专题,从“动态、直击、故事、人物、保障”等方面,每天六七个版全面反映汛情变化、抢险救灾、灾民安置及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孝感晚报官微同步推出话题24小时直播报道,截至目前,阅读量已高达270多万次。
孝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辟《红旗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抗洪救灾他们是最坚强的力量》等专题版块,截至7月7日共发出120多条新闻。除了播发电视新闻,新闻综合频道还通过官方微信、微博,发布抗灾一线图片和信息近40条,网友阅读量超过5万人。
孝感网首页开设《红旗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新闻专题,与《湖北手机报孝感版》同时发布最新动态。孝感网安陆网 www.anluw.com官方微信7月1日起,连续一周推送发布防汛救灾信息,阅读量超11万人次。7月6日,《湖北加油!孝感挺住!洪水中救援的英雄们,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一组文图,讲述了大悟消防中队长刘晓朋悬绳救人、官兵东山头加固堤坝、防汛义工奔赴一线、91岁老党员上堤守望等一系列故事,近万人点击阅读。网友“风”深情地说:“向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指战官兵们致敬!身在异乡的孝感人昼夜难眠!默默祝福家乡父老乡亲们平安健康!”
孝感门户网也加大微直播力度,截至7月8日零点,孝感政务微博“孝感发布”已经发布信息75条,“万众一心防大汛”话题的阅读量达到170多万,创历史最高。此外,每天通过微信、客户端及时推送,并与长江云联系上报信息6条。(记者秦荣) [更多精彩,尽在安陆网 www.anluw.com]责任编辑:陈曦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