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托起生命之舟 ——东南院区收治点探访(防控篇)
3月9日,来到东南院区,这里静悄悄地。 疫情发生后,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为最大限度收治患者,东南院区整栋楼进行改建,病房达到375张床位。六楼是医护人员的办公区,二至五楼为病房区。 上午8:30,我们做好准备来到院区电梯口。 “这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专用通道,你看前面,那边是患者专用通道,侧面不远处是污物通道。每一个通道都隔得很开,以避免交叉感染,整个病区的人员进出就是通过这三条独立的通道,这也是我们东南院区的特色之一。”王俊红介绍说。 来自市中心医院的王俊红是院区院感小组组长,与她一起的还有同院的高翠姣、航天医院的李述萍,她们穿梭于病区每一个角落,为阻断一线医护人员感染 “保驾护航”,为避免患者交叉感染“把脉问诊”。 8:45,电梯直上六楼。 门开了,映入眼前的是一条长长的走道, “我们到生活区了!这是‘生活区消毒隔离要求’‘医护人员寝室清洁消毒流程’……”王俊红边走边介绍,还不时与医护人员打着招呼。经过办公区时,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8:52,进入第一道门。门上“请随手关门”的提示十分醒目。 “这里是清洁区,医护人员会在这里按严格流程做好进入病房前的防护准备工作。”王俊红带着我们进入装戴防护用品间,里面有六名准备去病房的医护人员正在做防护。 “护目镜是否起雾?口罩是否漏气?防护用品舒适度如何?”王俊红不时对医护人员进行叮嘱,同时提醒大家要相互检查,一定不能有一丝暴露! 穿,要严丝无缝;脱,要决不污染。 “在隔离病房,彼此的防护用品都在对方眼底,既可以互相监督、又可以互相提醒。”王俊红说,感控专职人员每天都会来监督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操作等。 我们做好防护后,迈着沉沉的步伐,透过护目镜不太清晰的视线,走向专用电梯,能清晰地听到密闭隔离衣内自己沉重的呼吸。 从六楼到四楼,从清洁区到缓冲间,从潜在污染区再到污染区病房,不知推开过多少扇门。每推开一扇,心中就紧张一分。 但看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从身边而过,心中释然不少。 “不要碰病区任何东西,随时进行手消毒。”一路上,王俊红不厌其烦地提醒着。 410房间敞亮、干净。 “婆婆,昨天生日过得高兴吗?儿女打过电话吗?”王俊红拉着婆婆的手拉起家常,临走时还不忘提醒患者吃好、穿暖、睡好,窗户打开通风。“我很好,谢谢你们的精心照护。” 污物通道电梯旁。“垃圾袋清毒了吗?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是否分类好了,扎袋封口严不严实!”王俊红边检查边提醒楼层卫生员和清运小组工作人员。 “这是专用的患者通道,出院患者由这里下到一楼,然后集中乘车送到 ‘健康驿站’”。 …… 像进入迷宫一样,我们全然不知方位,只能紧紧地跟着王俊红的步伐。两个多小时,从进来到出去,哪一个房间、哪一处设施,边边角角,她都了然于心。防护装备从穿上到脱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从里到外,她都时时叮嘱。 “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拧紧安全阀门,战疫不结束,防控责任就不能放松,每一处都要做到严防死守,愿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眼前,连续坚守40多天的王俊红略显疲惫。 零感染!这是给她们院感三“女将”,更是给东南院区收治点最好的防控答案。(记者祝志刚 李文勇 沈红明)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