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记者 赵彩云 心愿: 希望父母身体健康、一切都好,也希望余河村稳定脱贫,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孝感到北京,再转车到内蒙古赤峰,这是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王艳树的回家路。“快的话要一天一夜,但路上的辛苦抵不过团圆的幸福。”1月19日,聊起过年团圆,王艳树说出了他的故事。 王艳树家的全家福。 农业能手在孝感落地生根 2012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王艳树成为我市首批“招硕引博”的人才之一。 炎炎夏日,在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蔬菜塑料大棚里进行土壤改良和消毒;带领团队下田间地头,帮村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检测中心经常一呆就是一天……这是王艳树日常的活动。因为他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了全国农业丰收奖,获得湖北省“农技110”专家、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专家、孝感市农业重大项目稽查专家、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等荣誉称号。 工作之余,家,是王艳树最大的牵挂。王艳树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由于工作繁忙,加上路途遥远,王艳树一般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孝顺的王艳树经常在网上买牛奶、营养品等寄给父母。 2014年,王艳树和爱人汪丽娜组建了幸福小家庭。如今,38岁的王艳树是70多岁老人的儿子,也是5岁孩子的父亲。 “赤峰老家的习俗过年要吃饺子。”谈起过年,闪现在王艳树脑海里的,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饺子的画面。然而,来到孝感的7年,这样的温暖画面,王艳树已经缺席了2次,一次是孩子出生那年,一次是去年,今年他将再次缺席。 “上一次回家过年是2018年春节,带着爱人和女儿一起回的。”说起一家人团聚的情景,王艳树依然清晰地记得,也难掩内心的喜悦,“当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女儿也凑热闹,帮忙擀饺子皮,弄得自己和我们身上沾满了面粉,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非常温馨。” 帮助增收 余河村实现脱贫 2018年,王艳树开始到大悟县彭店乡余河村驻村扶贫。针对余河村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和水稻种植品种落后的情况,组织村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优质香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使水稻产量和销售价格双双提高;根据村里环境和土壤条件,协助村里试种60亩野菊花,帮助村民增收……王艳树和其他扶贫队员一起帮助村民脱贫增收。如今,余河村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硬化公路通到每家每户,2019年,余河村实现全村脱贫。 临近春节,余河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家过年,看到村里的变化,很多人主动找到工作队表达感谢之情。 “群众满意和认可,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就是值得的。”王艳树话语铿锵,但提及父母,声音却低了下来,“感觉亏欠他们。” “票买好了吗?啥时候回家?”母亲很早打来电话询问。知道王艳树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母亲主动安慰,让儿子以工作为重,不必挂念家里。 虽然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但看到村民们团圆,王艳树感到欣慰:“等乡亲们稳定脱贫了,再回老家过年。” 王艳树和父母视频。 与父母视频,以解思乡之情 回不了老家,王艳树最惦念的,是父母的身体。王艳树的母亲患有“三高”,2010年还做了颈椎方面的手术,一只手也不太灵便。 父母的健康状况一直是王艳树心头的牵挂,他也想过接父母来孝感过年,但父母年纪大了,路途遥远,加上气候差异大,怕老人们不适应,只能作罢。 父母之前用的手机是老年机,去年过年前,王艳树为父母精心挑选了礼物——一部智能手机寄回家,经常和父母通过视频“团圆”。每次看着视频中笑容满面的父母,王艳树脸上自然而然地洋溢着笑容。 王艳树的手机里一直存着家人的照片,时不时翻开看看。“平时还好,尤其是过年,心里更是牵挂。”王艳树边说边捧着手机盯着照片看了许久,“好在通信方便,通过视频也能和父母‘团圆’了。”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