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龙灯的骨架和照明系统已经基本完成。 龙灯尾部骨架接近完工。 本网讯(特约记者 宋俊初 通讯员 许云东 韩绍)记者昨悉,为恢复已经消失20多年的“火龙”制作,孝昌县花园镇建筑村黄金洲湾村民黄新洲、黄建军、黄福洲、黄国华等人牵头,全湾村民自发集资20余万元,请来了知名手艺人黄智敏,重新复原龙灯,让这门传统手艺和民俗表演得以延续。 据孝昌文化部门考证,孝昌县花园镇的龙灯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老一辈人相继离世,花园镇的龙灯制作及表演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一度消失20多年。 12月20日上午,记者在黄金洲文化活动室看到,这条传统的龙灯的骨架和照明系统已经基本完成。“这条龙灯包括龙头龙尾共30节,长108米左右,龙头重35斤。舞龙表演时暂定33人,其中引龙1人,龙头和龙尾各两人外,各龙节皆为一人。黄智敏告诉记者,如果把鼓乐队和后勤人员算上,起码要50人。 黄智敏介绍说,这条龙灯是采用纯手工竹条编制,通过圆环交叉捆绑作为龙身,增加了龙身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而传统龙灯最重要的环节是“灯”的制作,黄智敏将龙肚子里镶嵌悬挂蜡烛系统,改成了现代的节能灯,确保了龙灯使用的长久性。这条龙灯不仅传承了近千年古老的制作技艺,并且结构更严谨,保证了龙灯舞动的合理、合格,再加上最原始的舞龙要领,成就了独具特色的花园传统龙灯。 黄智敏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龙灯的技艺,让濒临消失的扎龙灯手艺可以传承下去。 链接: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板凳龙等近百种之多。而孝昌县花园镇一带从古至今玩的龙灯,龙身放满了蜡烛,夜晚耍起来的时候,忽明忽暗,就是传统的“火龙”。“火龙”的龙头近似圆形,大气威武,气势磅礴。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