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变化较大,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 但是,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如加入WTO的艰难谈判、应对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以往数次挑战并不亚于当前中国面临的困境,之所以能够妥善应对,实现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稳健增长,关键在于稳增长的同时,矢志不渝的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当然,考虑到当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基本面尚存诸多积极因素,如消费市场增长迅速、新经济蓬勃发展等,当前中国经济在面临外部压力时韧劲更强。未来如果能够延续过往成功经验,切实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将有助于应对外部压力,进一步释放潜在的增长动能,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 应对外部压力 中国经济发展并非一路坦途,相反,曾几度面临外部冲击。海外看空的声音也曾一度此起彼伏,但中国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危机场景,究其原因,在于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中国都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一路披荆斩棘,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与全球经济融合度亦不断深化,直至今日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谋求入世的谈判过程并不顺利,一波三折。不仅面临国际社会的艰难斡旋,甚至还曾面临来自国内的不解,担心入世对汽车业、金融业和农业造成冲击,国内不乏反对声音,甚至有指责认为谋求入世无异于卖国。但事后来看,我们不得不感慨,开放市场、积极入世对于中国的意义之深远,其让中国与世界接轨,让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竞争下实现增长。入世后,不仅早前的担忧没有发生,中国汽车行业、金融行业也在引入外部竞争、适应与参与国际规则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曾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创,从2007年高达14.2%的增长,一路下滑至2009年最低时的6.4%。但金融危机也给了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十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增强,国际话语权也有明显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从2006年的不足20%,上升到如今的超过30%;中国出口竞争力增强,从十几年前的全球第三跃升为遥遥领先的第一;经济上竞争力的增强也使得近年来中国在金融与全球治理方面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本文来自:孝感日报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