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吴坚 赵恒 苏浩 通讯员 闫玲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楚地最早舞草把龙灯舞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潜江古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以龙湾为代表的潜江境内水网湖区就形成了用草把龙灯驱邪送神的习俗。草把龙灯通常在春节、元宵和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等传统节日表演。遇重大灾害,瘟疫流行,也会扎制草龙,驱邪消灾。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给“土地爷”过生日。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给“土地爷”过生日。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现年77岁的张金盘老人是“潜江草把龙”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随其父张文海学习扎制草把龙灯并玩耍草把龙灯舞。据他介绍,草把龙一般有7节、9节、11节和13节,采用竹、木、绳、稻草扎制而成。扎制龙头的工艺性最强,工字形的木结构连接着手柄,并支撑着龙头的各个部位,再以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布将竹篾缠绕装饰。龙身取材于稻草,有理草、扎把、铡草、旋盘等多道工序,再以一条主绳贯穿龙身,将草一把一把扎在绳上,然后用剪刀将扎好的草把修整成圆柱形,下面再安装1米长木质托把若干。龙尾亦用竹篾扎制,以黄色纸裱糊装饰,再搭上一块红布,用笔画上鱼鳞纹。扎制的草龙,原始古朴、栩栩如生、威严粗犷,神似一条几欲腾飞的黄色巨龙。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给“土地爷”过生日。记者 赵恒 摄影 潜江市龙湾镇百姓舞草把龙庆祝“龙头节”。记者 赵恒 摄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多元化文化的冲击,“潜江草把龙”同样面临着“人亡艺消”的濒危状况。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潜江草把龙”,潜江市非遗保护中心近年来积极开展相关民俗活动,为这一传统文化培育传承土壤,并组织年轻人学习“潜江草把龙”的扎制技艺和舞蹈套路,以期薪火相传。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