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
赵先生家中收藏的“正实收”收执 3月14日,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市民赵先生在家中发现一份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正实收”收执。凭着这张“买官收据”,赵先生祖上的秀才赵文菴可先入国子监读书,再入仕途做官。 赵先生介绍,这张“买官收据”是他在整理家谱时意外发现。经测量,该收执长58厘米,宽28厘米,为棉纸质地,正上方有“正实收”三个大字。内中文字排列整齐,清晰易辨,详细记载了赵文菴给湖北灾区捐款的缘由、银两等内容。 该“正实收”记载,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湖北多地遭受水灾,灾民缺衣少粮。湖北筹办赈捐总局“按照四川、山东、湖南等省开办赈捐所有虚衔”,接受了赵文菴捐出的白银四十三两二钱。其落款时间为宣统元年十月初八,由河南候补道黄劝办所发。 记者看到,该“正实收”分为存根和正页,且盖了骑缝印,上面注明了买者籍贯及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的姓名。按“正实收”上所写,赵文菴时年28岁,他以秀才捐监生,获得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资格,再由此步入仕途。 长阳县档案馆纪委书记覃干介绍,清朝中后期,由于战争不断,内外交困,清政府财政空虚,买官卖官被当做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手段。至光绪、宣统年间,清政府为了“薄利多销”,甚至将官位打折出售,进行监生、吏典的买卖。 覃干表示,因为清末买官的人很多,为避免有些官员中饱私囊,清政府统一印制了收据,将有关规定和所捐银两数量写上,这个“买官收据”就被称为“正实收”。“‘正实收’对了解当时的历史,特别是研究当时的吏制有其重要的价值。”覃干说。 责编:王玉涛 [更多精彩,尽在安陆网 www.anluw.com]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