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 在村民眼里,杨医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 烧欠条的念头他早在两年前就有 河南商报记者吴涛/文刘鸿翔/图 一周前,河南新乡乡村医生杨全鸿在自家诊所的院子里,烧掉了行医近50年病人因无钱看病所写的欠条。此事被媒体关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伴随着媒体的聚焦,质疑、褒奖、荣誉也在这几天包围着他。 杨全鸿出名了,但他却有些“害怕”了,那些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声音,让他深信“树大招风”。昨日下午,古稀之年的杨全鸿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累了,从今天开始不再看病了,要歇一歇…… 上世纪70年代 他收到了第一张欠条 河南商报记者前去采访时,能感受得到乡里乡亲对老杨的尊重。指路的大叔一听说要采访老杨,执意要走在车前带路,“在我们这一片,杨医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杨全鸿做了几十年的乡村医生,一直奉行着一条准则:有钱没钱先看病。 他说这跟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有关。 杨全鸿18岁那年,不幸患上了败血症,在当地的县医院昏迷了9天才被抢救过来。 出院后,面对6000元的医疗费,杨家实在拿不出来。“后来国家看我实在没钱,就免掉了三四千块钱。”杨全鸿说,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从那时起下定决心当医生,让乡亲们看病少花钱。 在后来的行医经历中,杨全鸿发现农村的精神病患者常常受到歧视,想彻底看好,也往往花费不菲,贫穷和歧视成为笼罩在这些家庭头上的阴云。 他想医好他们,并且用最省钱的办法。他开始摸索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并到省内各大医院进修。 学有所成后,他就在杨屯村的村头开了家诊所。 为了给乡亲们省下医药钱,杨全鸿曾背着背篓在田间地头寻找各种草药,回去后自己配成中药。 患者第一次赊账看病,杨全鸿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一名得了躁狂症的患者被送到了他这里。病人康复后,家属却交不起医药费,但坚持给他打了张欠条。“他们当时给我跪下来,坚持打了那张欠条。” 从1969年开始到现在,杨全鸿做乡村医生已将近50年,治疗过上千名患者。不过,他的行医经历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太多的经济收入,病人写下的欠条倒是不少。 从收到第一张欠条开始,到欠条被全部烧掉前,杨全鸿曾一张张统计过,约是五十万零一百元。 这些写下欠条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每次这些病人来看病,杨全鸿从来不问有没有钱,“病人来看病,你不可能摸摸他的口袋,看有没有钱,都是先看了再说。”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