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获取相关服务
快捷登录入口 安陆论坛 安陆人才网(本地专业招聘平台) 安陆房产网 安陆信息网


网站改版升级中!

Copyright © 2009-2022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新闻频道› 社会观察

成都版《盗墓笔记》:盗墓者斧劈楠木棺椁

2017-2-23 10:26| 发布者: 安陆网| 查看: 834| 评论: 0|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历史上最有名的盗墓贼是曹操,为了筹备军饷,组织了一只专业挖墓攻坚小组,号称摸金校尉 ...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历史上最有名的盗墓贼是曹操,为了筹备军饷,组织了一只专业挖墓攻坚小组,号称摸金校尉,为大魏的后备补给立下汗马功劳。

事实上,盗墓贼远没有文学作品里面那么“光鲜”。“盗墓贼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拉帮结派,甚至大张旗鼓地亮出招牌。各朝各代,发现盗墓贼统统要杀头。”四川省民俗学家刘孝昌说,历史上的盗墓者大多隐姓埋名,白天在邻居的眼里,他们只是普通的工匠。一到晚上,摇身一变成大盗,摸黑到达考察好的墓地,开始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盗墓贼都是‘世袭’的,很可能祖祖辈辈都会干这项工作。”刘孝昌介绍,这类人习惯“迁徙”。“只要发现了某地有古墓的存在,他们就会乔迁至此,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白天圈地种田,晚上偷偷从事盗墓工作。”一旦盗墓结束,这些盗墓贼们便又偷偷离去,只留下一座空空的房屋,一块收成不太好的田地和一群好奇又纳闷的邻居。

[安陆网新闻中心 www.anluw.com]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免责申明|手机客户端|在线排版|小黑屋|Archiver|Sitemap|重庆论坛|

免责声明:安陆网(www.anluw.com)转载第三方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

暨安陆网论坛(bbs.anluw.com)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9-2020 安陆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鄂ICP备14016734号-3 )

鄂公网安备 42011702000003号

返回顶部